農場雜記—蝸牛篇
喬凱亞有機概念農場前的小徑有一說:此處慎防蝸牛地雷而非狗狗的黃金地雷。腳底傳來清脆的“喀啦”聲音而非粘軟軟的觸感,雖説沒狗狗大便那麽臭,惹人厭惡,可是蝸牛畢竟是條生命,沒人會不覺得難受吧!有時候,一些附近的阿嫲還會提個桶子或小籃子收集大蝸牛。幹什麽用的呢?炒來吃囉。
某天傍晚,經過農場前的停車場花圃,驚鴻一瞥。發現了一群蝸牛正在享用花圃裏長得正茂盛的薄荷葉。由於場面太壯觀了,趕緊奔上樓去拿相機錄了下來。
這次見到的蝸牛進食場景,是頭一囘能夠靜下心來巨細靡遺地觀察蝸牛生態。以往雖然在雨後或者傍晚、清晨,都可以在農場前的小路上發現許多大小不一的蝸牛蹤跡,可都是匆匆一瞥,小心翼翼的跨過。有時候晚上不注意還會踩到,還沒有認真地去了解過蝸牛的生活作息。因此,借着這次偶然拍攝到的蝸牛進食短片,也順便做了些調查,了解一下蝸牛的生長條件和習性,放上來分享一下。
據知,蝸牛是陸地上的軟體動物,屬腹足綱動物有肺類。蝸牛的頭和腹足為主要的感覺和運動器官。蝸牛藉由自身血液的壓力伸展,利用肌肉的牽引收縮爬行移動。此外,蝸牛的腹足前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潤滑粗糙的物體表面,增強腹足與物體表面的粘合幫助爬行。粘液也可防止螞蟻等一般昆蟲的侵害。
蝸牛的外殼是用來保護蝸牛柔軟的身體與内臟。蝸牛的嘴巴裏有鋸齒狀的舌頭,稱爲齒舌。蝸牛利用肌肉拮抗,移動齒舌軟骨將齒舌外推以刮取食物。齒舌前端會因爲不斷覓食而耗損脫落,但齒舌囊還會再製作新的牙齒向前補充,這過程會持續蝸牛的一生。
蝸牛移動的目的是爲了尋找食物、水、配偶或是回棲息地。在移動過程中,蝸牛會用觸角上的嗅覺接收器,搜尋空氣中食物的氣味。進食前,也會以觸角接觸食物,確定可食才開始食用。。
蝸牛性屬溫暖及潮濕,不適合乾燥和寒冷。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、產卵、調節體内濕度和吸取部分養分,時間可長達12小時。因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蠻嚴苛。雖然蝸牛喜歡潮濕可是卻很怕水淹,因此下過雨后常常可以見到它的蹤跡。
蝸牛生長環境的溫度最好在16- 40°C之内, 最佳溫度則是25°C。所居住的土表、土壤濕度需為25-35%。寧可濕也不能乾燥。因爲濕度和溫度會影響水分的保持、卵的孵化。由於蝸牛身體表皮、爬行時的粘液與呼吸中流失大量水分,因而會利用足部的皮膚平貼潮濕物,直接吸收水分。若是太乾燥,需要補充大量水分的蝸牛會很難繼續生存。蝸牛猖獗的季節為春秋,冬天和夏天一般惟有在雨後才能見到蝸牛。
蝸牛的居住環境也有酸鹼值、濕度、土壤結構等的考量。若是居住的土壤太酸,也就是枯枝落葉較多的地方,其生長數量會減少。
蝸牛在農業裏所扮演的角色,即是令農民頭疼的白吃者。因爲所有的植物性食物包括蔬菜、瓜果皮、雜草、作物的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實與種子等都是蝸牛的食物。但是,也有一些蝸牛除了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,也吃真菌類、動物性物質或土壤。
雖然蝸牛很會吃,在自然界里的天敵卻也不少,有青蛙、步行蟲、螢火蟲、蛇、鳥類、雞、鴨、蟾蜍、龜、刺蝟等。因此,除了採用見一只丟一只的防治法,還可以採用天敵防治法。說實在的,若了解蝸牛的生長條件,再針對其限制便可掌控蝸牛的出沒。再不然,若敢吃的話,收集起來也是不錯的美食原料。像法國人就以蝸牛為菜肴而著名。
蝸牛資訊的主要來源:臺灣蝸牛圖鑒
不知道“天敵防治法”?
若希望隨時收到我們最新的廚餘堆肥、家庭園藝、農作物栽培等相關訊息,請馬上加入我們的Facebook粉絲團~ ~~點擊這個連結加入:GeoCare